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245號 《浙江省實施〈糧食流通管理條例〉辦法》已經省人民政府第8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 省長 呂祖善 二○○八年七月三日 浙江省實施《糧食流通管理條例》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促進糧食生產,維護經營者、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維護糧食流通秩序,根據國務院《糧食流通管理條例》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從事糧食收購、銷售、儲存、運輸、加工、進出口等經營活動(以下統稱糧食經營活動),以及相關的監督管理活動,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糧食流通管理應當遵循市場調節與政府調控相結合、鼓勵競爭與規范引導相結合的原則,促進公平交易,保障糧食安全。 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糧食流通管理工作的領導,并對本行政區域內的糧食安全負全面責任。省人民政府按照糧食省長負責制的要求,負責本省糧食供需總量平衡。 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糧食流通的行政管理和行業指導。 發展改革、工商、財政、價格、質量技監、衛生等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與糧食流通管理有關的工作。 第二章糧食經營 第六條本辦法所稱糧食經營者,是指從事糧食收購、銷售、儲存、運輸、加工、進出口等經營活動的法人、其他經濟組織和個體工商戶。 第七條從事糧食收購活動的經營者(以下簡稱糧食收購者),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符合工商登記規定的相應類型經濟實體注冊資金的要求; (二)擁有或者租賃的糧食倉儲設施符合國家糧食儲藏技術規范的規定,并配備必要的清理、計量、測溫等設備; (三)配備相應的糧食水分、出糙率、雜質、容重檢驗(化驗)設備; (四)具有兩名以上專業或者兼職的糧食質量檢驗和保管人員。 第八條申請從事糧食收購活動,應當向工商登記地的同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提交書面申請,并提供資金、倉儲設施、質量檢驗和保管能力的相關證明材料。 糧食行政管理部門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15日內,對符合規定條件的申請作出許可決定,經公示后發放糧食收購許可證;對不予許可的,應當書面說明理由。 第九條糧食收購許可證的有效期為3年。期滿后需要延續的,應當在有效期屆滿30日前向原發證機關提出續期申請。糧食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在該糧食收購許可證有效期屆滿前作出是否準予延續的決定;逾期未作決定的,視為準予延續。 第十條糧食收購者應當遵守下列經營行為規范: (一)嚴格執行國家糧食質量標準,按質論價,不得壓級壓價; (二)應當及時向售糧者支付售糧款,不得拖欠; (三)不得接受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的委托代扣、代繳任何稅費和其他款項。 第十一條糧食銷售者應當遵守下列經營行為規范: (一)嚴格執行國家有關糧食質量標準、衛生標準; (二)不得短斤少兩、摻雜使假、以次充好; (三)不得囤積居奇、壟斷或者操縱糧食價格; (四)不得欺行霸市,強迫他人接受不平等或者不合法的交易條件。 第十二條建立糧食銷售出庫質量檢驗制度,禁止陳化變質、不符合食用衛生標準的糧食流入口糧市場。糧食、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加強對陳化糧(重度不宜存糧食,下同)銷售的管理。陳化糧購買資格認定的辦法由省糧食、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共同制定。 第十三條從事糧食收購、銷售、儲存、加工的糧食經營者以及從事飼料用糧、工業用糧的加工企業應當按照《糧食流通管理條例》第二十三條的規定建立糧食經營臺賬并向所在縣(市、區)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報送基本數據和有關情況。 糧食流通統計的具體辦法,由省糧食行政管理部門會同統計部門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制定。 第十四條糧食行業協會應當完善行業服務標準,倡導誠信經營,加強行業自律,為糧食經營者提供咨詢、評價、技術指導等服務。 第三章 糧食市場調控 第十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按照《糧食流通管理條例》第二十七條的規定建立糧食風險基金?;鸬膩碓?、使用和監督管理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糧食信息監測預警系統建設??h級以上糧食、價格行政管理部門應當會同發展改革、農業、統計、質量技監、衛生等部門對本行政區域的糧食市場供求形勢進行監測和預警分析,并及時發布糧食生產、消費、價格、質量等信息。 第十七條縣級以上糧食、價格行政管理部門應當根據需要確定糧食市場監測定點單位。糧食市場監測定點單位應當按照糧食市場監測報告制度的規定,真實、及時、準確提供糧食價格、庫存情況以及相關信息,糧食市場監測定點單位的權利、義務以及相應的法律責任,依照《浙江省價格監測預警辦法》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根據糧食安全責任制的要求制定本行政區域的糧食安全應急預案,落實地方糧食儲備、應急成品糧、最低商品糧周轉庫存和應急加工點、應急供應點等各項應急措施。 省、設區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設立的糧食安全調控資金,主要用于糧食應急采購、應急加工、應急供應費用等支出,其資金來源、使用和監督管理按照《浙江省糧食安全調控資金管理辦法》執行。 第十九條因各類突發公共事件或者其他原因,引起本行政區域內糧食供求關系突變,在較大地域范圍內出現群眾大量集中搶購、糧食脫銷斷檔、價格大幅度上漲等糧食市場急劇波動的情形下,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可以啟動糧食安全應急預案。 設區的市、縣(市、區)啟動糧食安全應急預案,需由糧食行政管理部門提出建議,報本級人民政府決定,并報告上一級人民政府;省糧食安全應急預案的啟動,按照《糧食流通管理條例》第三十三條第二款的規定執行。 糧食安全應急預案啟動后,所有糧食經營者必須按照人民政府的要求承擔應急任務,服從人民政府的統一安排和調度,保證應急工作的需要。 第二十條為保障市場供應,保護種糧農民利益,必要時由省人民政府決定對早、晚稻谷實行最低收購價格。 當糧食價格顯著上漲或者有可能顯著上漲時,省人民政府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的規定,采取相應的價格干預措施。 第二十一條糧食經營者應當按照以下要求保持必要的庫存量:在正常情況下,糧食收購、加工、批發銷售的企業保持不少于上年度7天正常經營量的糧食庫存,批發銷售的個體工商戶保持不少于上年度3天正常經營量的糧食庫存。 從事糧食收購、加工、批發銷售的糧食經營者應當在糧食市場供過于求、價格下跌較多時履行糧食庫存不低于最低庫存量的義務;在糧食市場供不應求、價格上漲較多時履行糧食庫存不高于最高庫存量的義務。最低庫存量標準為前款所規定正常情況下必要庫存量的50%,最高庫存量標準為前款所規定正常情況下必要庫存量的2倍。以進口方式采購原料的糧食加工企業,原料庫存數量可以不受最高庫存量的限定。 糧食最低、最高庫存量的具體實施時間由省糧食行政管理部門根據糧食市場形勢提出,報經省人民政府批準后向社會公布。 第二十二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鼓勵發展糧食生產;支持糧食經營者與農民建立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合作機制,穩定糧源。 第二十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采取有效措施,鼓勵各類糧食經營主體以多種形式與糧食主產區建立穩定的產銷關系;支持糧食主產區企業到本地區建立糧食生產加工線,設立銷售窗口等;鼓勵本地區糧食經營企業到省外建立糧食生產基地、收購基地和加工基地。 第二十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扶持本行政區域內糧食批發市場等糧食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保障糧食自由流通。糧食物流基礎設施的布局,應當符合《浙江省糧食物流發展規劃》的規定。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對重點糧食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給予適當補助,具體辦法由省財政部門會同省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制定。 第四章 監督檢查 第二十五條糧食行政管理部門依照《糧食流通管理條例》第三十五條的規定,對糧食經營活動中的下列事項實施監督檢查: (一)糧食收購者是否具備糧食收購資格,在其從事的糧食收購活動中是否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章; (二)糧食經營者使用的糧食倉儲設施、設備是否符合國家有關標準和技術規范; (三)糧食經營者在糧食收購、儲存活動中,是否按照規定執行國家糧食質量標準和國家有關糧食倉儲、運輸的技術標準與規范; (四)糧食經營者是否建立并執行糧食銷售出庫質量檢驗制度; (五)糧食經營者是否執行國家和省有關陳化糧銷售處理的規定; (六)糧食經營者是否建立糧食經營臺賬,是否執行糧食流通統計制度; (七)糧食經營者是否執行糧食應急預案的相關規定; (八)法律、法規、規章規定需要進行監督檢查的其他事項。 第二十六條工商、衛生、價格、質量技監等行政主管部門按照《糧食流通管理條例》和相關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依照各自職責對糧食流通活動進行監督檢查。 糧食、質量技監、工商、衛生、價格等有關部門應當定期交流通報糧食流通監督檢查的有關情況。 第二十七條糧食流通監督檢查應當按照下列程序進行: (一)確定監督檢查的對象、內容和工作方案; (二)組織實施監督檢查; (三)提出監督檢查報告,內容應當包括:被檢查對象名稱、檢查日期、檢查的原因和項目、發現的主要問題、處理意見等; (四)對違反糧食流通法律、法規、規章的糧食經營者依法提出處理意見、建議或者行政處罰決定。依法需要移交的,依照職能分工移交有關部門或者司法機關處理; (五)將監督檢查結果、處理意見或者建議通知被檢查者,需要進行行政處罰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以及相關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予以處罰; (六)將監督檢查報告以及相關資料歸檔。 第二十八條監督檢查人員在監督檢查時,應當出示省人民政府頒發的行政執法證件;對不出示行政執法證件的,被檢查者有權拒絕。 糧食行政管理部門以及相關部門實施監督檢查,不得妨礙糧食經營者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 被檢查者對糧食流通監督檢查人員依法履行職責,應當予以配合。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絕、阻撓、干涉糧食流通監督檢查人員依法履行監督檢查職責。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二十九條違反本辦法規定的行為,《糧食流通管理條例》已有法律責任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三十條糧食收購者未執行國家糧食質量標準的,由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予以警告;拒不改正的,處5000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10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并可暫?;蛘呷∠Z食收購資格。 第三十一條糧食收購者被售糧者舉報未及時支付售糧款,情況屬實的,由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予以警告,并按照下列規定予以罰款: (一)欠付1個月以上2個月以下的,可以處5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 (二)欠付2個月以上3個月以下的,可以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 (三)欠付3個月以上的,可以處10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 上述行為情節嚴重的,對從事糧食收購的經營者暫?;蛘呷∠浼Z食收購資格。 第三十二條從事糧食收購、銷售、儲存、加工的糧食經營者以及從事飼料用糧、工業用糧的加工企業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糧食行政管理部門按照下列規定予以處罰: (一)未建立糧食經營臺賬的,責令改正,予以警告;拒不改正的,處3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 (二)未依照《糧食流通管理條例》第二十三條的規定報送糧食收購、銷售、儲存等基本數據和有關情況的,責令改正,予以警告;拒不改正的,處2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其中,虛報、瞞報、拒報的,處5000元以上7萬元以下的罰款。 上述行為情節嚴重的,對從事糧食收購的經營者暫?;蛘呷∠浼Z食收購資格。 第三十三條違反本辦法第二十一條第一款規定的,由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并給予警告。 違反本辦法第二十一條第二款規定的,按照《糧食流通管理條例》第四十六條的規定處罰。 第三十四條縣級以上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在糧食流通監管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對符合本辦法規定的條件,未按照規定的程序和時限作出許可決定的; (二)對不符合本辦法規定的條件,予以許可的; (三)違反規定管理和使用糧食風險基金、糧食安全調控資金以及其他有關專項資金的; (四)發現違法行為不依法予以查處的; (五)違法實施行政處罰和監督檢查的; (六)其他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行為。 第六章 附則 第三十五條大豆、油料和食用植物油的收購、銷售、儲存、運輸、加工、進出口等經營活動,適用本辦法除第七條、第八條、第九條以外的規定。 第三十六條本辦法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2004年8月25日浙江省人民政府發布的《浙江省糧食流通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同時廢止。 |